close

        我們學年在每學期都會選定五六本書作為年級的班級共讀書籍,由各班輪流借閱閱讀,除此之外,圖書館也還有許多其他書籍足夠提供全班共讀的。 
 
        剛開始共讀時,我的做法非常簡單,都只是借來發下去,讓他們看約一個星期後,請他們寫下簡單的故事內容大意或佳句摘錄及閱讀後的心得感想,不過在共讀了四本書之後,我發現這樣的效果並不好,因為從收回來的學習單我發現,班上大多數人的讀後心得感想都寫得不好。
 
        這有兩種可能,一是根本沒看,所以心得只是抄襲;另一可能是他雖然看了,可是不知道如何寫感想,所以寫出來的永遠是「這本書讓我增廣見聞,讓我從中得到許多收穫」、「這本書非常好看,我推薦大家有空一定要去找來看看喔!」這類空泛的敘述。更多時候,我發現小朋友並不會主動閱讀,往往我發下閱讀心得單之後,聽到的是好幾位小朋友的一陣哀呼:「慘了!我還沒看完。」、「ㄏㄚˊ~~我根本沒看耶!」 

        本來我很想參考曾在報上看過其他老師分享的方式,利用第二節下課的15分鐘時間或是午餐後的15分鐘時間作為班級共讀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大家不管如何都得暫停自己的事一起看書,但是考量之後,覺得在我們班實行上是有些困難的。 
 
        剛好我們看的第五本書是要拿來寫作文,為了怕他們因為沒看書,到時面對至少要五百字以上的作文稿紙發愁,或是花了超過一半的篇幅在寫故事內容大意,所以我便每天在聯絡簿指定他們要閱讀一定的頁數,分成一個禮拜將這本書看完。當然我不限定他一天只能看那些頁數,如果他愛看書,一口氣便看完更好,我這麼做的用意其實是要盯那些平常都不看書,沒有閱讀習慣的小朋友,並配合隔天抽問故事內容、答對可加分來刺激他們。 

        通常我的問題都不會太難,如果有看書一定都答得出來,所以小朋友通常都會迫不及待舉手搶答,面對班上超過半數人舉手的情況,我採用抽籤的方式,如果被抽到答不出來,而且是因為沒看,我就會在黑板上記上號碼,請他看完才可以把號碼擦掉。其實當你在問問題時,從小朋友的反應及神情,你就可以很輕易的察覺誰沒有看書,有趣的是,因為我每天指定要看的頁數不多,所以假使他因為沒看而答不出來,其他小朋友就會高舉著手、希望可以被抽到,透露出「這個問題非常簡單你怎麼不會」的訊息,這對小朋友來說其實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所以以此方式實施幾天之後,你就會明顯感覺到這本書的確已經變成「班級共讀書」了。 
        
        藉由抽問方式,來隨機抽查班上小朋友是否有確實閱讀,是我到目前為止覺得很不錯的一個方式。最重要的是,這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大概只要五到十分鐘時間就可完成),而且小朋友都很喜歡且期待,如果當天因為太忙到下午還沒問問題,小朋友還會主動提醒呢! 

        另外,在看完書後的閱讀紀錄,我也取消了原本開放式的寫讀後心得,而是在學習單上打出幾個問題,請他們回答。這樣實施的結果是:小朋友覺得寫起來比較容易,而且如果問題具思考性,也可以引導他們寫出比較有深度、有內容的答案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882013 的頭像
    s882013

    yawen's 秘密基地

    s88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