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一學期共要寫六篇作文,學年會共同討論作文題目,
其中有一篇讓各班老師自己決定。

前幾篇的作文我們寫的形式包含閱讀心得、接寫作文、論說文、課文新詩仿作,
雖然有利用課堂加以引導,並在討論讓他們寫大綱之後,再進行寫作,
但能在兩節課之內完成作文的人卻只有1/3,
對於那些程度中下的小孩來說,要完成一篇500字作文還真是件苦差事。

因此,面對最後一篇作文,我便思考要如何才能讓他們寫得容易,我也不至於改得痛苦。
剛好手邊有一份校長提供的資料--用加法寫作文,
在這份資料裡,校長用"倒楣的一天"做範例,說明先列出以前曾發生過的、大的、小的倒楣事,
再按照時間順序,將一件件倒楣事加以排列,串在一起,一篇文章便完成了。

我將題目改為"幸運的一天",並將這份資料印給學生,先帶著他們讀過一次,了解寫作方式及寫作重點,
接下來是最重要的寫作材料,我發現學生很多時候的問題出在此,他們知道怎麼寫,卻寫不出內容,
為了避免學生發生絞盡腦汁擠破頭,卻想不出有什麼幸運事,
我便讓學生三個三個一組討論,然後派一位代表上台跟全班分享一件幸運事,
分享完之後,我看看全班的反應,發現如果現在讓他們寫,
第一、只剩下一節課的時間,他們一定寫不完,
第二、大多數人的腦袋內要不還是一片空白,不然就是一片混亂,
如果馬上就讓他們想出5件幸運事,那這件事一定馬上會變成痛苦事。
因此,只好靠老師我,幫他們蒐集全班的幸運事,讓他們有題材可發揮。

我先要求每個人都在紙張背面寫下一件自己曾經發生過的、真實的幸運事,字數要在50字以上,
這對他們來說非常容易,只見每個人都振筆疾書,連語文程度不甚佳的學生也不例外。
學生寫好之後一個個排隊讓我快速過目,然後我從中挑出幾個寫的比較好的唸給全班聽,
並要他們回家再完成兩件幸運事的描寫。

隔天收來後,每個人就都有三件幸運事,我將內容分為"描寫得好的"和"幸運事特別的"兩大類,
張貼在黑板上,讓他們利用下課時間到黑板前觀摩,同時找題材。
我也特別提醒文筆不好的的同學要去觀摩描寫得好的敘述方式,
只想得出撿到錢或考試考得好這類普遍幸運事的人就去參考別人比較特別的幸運事,
之後才發下作文紙讓他們開始寫。

我發現,如果要讓他們覺得寫作文不會太難,
第一必須先將一大篇作文分割成許多小步驟,逐步完成;
第二要給他們足夠的時間蘊釀。
這次的我,用了這種方式,覺得出來的成果還不錯,
至少沒有那種內容貧乏、語句不通的文章出現,而且每人都能寫到550字以上,令我頗為欣慰,
唯一的缺點是,耗費的時間太多,
花了整整四節課加一個午休的時間才完成一篇作文,這樣的寫作時間應該也頗嚇人吧!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882013 的頭像
    s882013

    yawen's 秘密基地

    s88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