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香港面積合起來雖然約莫只有大台北地區的大小,
但是大眾運輸卻十分發達,交通工具種類比起台北更為多元多樣,
除了一般都市會有的地鐵(捷運)、巴士(公車)、的士(計程車),
另有獨特的渡輪、電車(叮叮車)、纜車。

下一張(熱鍵:c)
從香港赤鱲角機場前往香港、九龍,
可以選擇搭地下鐵路公司經營的機場快線(把它想成我們的火車就對啦!)
當然,它的費用也是最貴的。

下一張(熱鍵:c)
另一個選擇則是搭機場巴士。
除了費用相對來說低廉許多,
還有一個最主要原因是,我們下榻的沙田麗豪酒店門口就有它的站牌。

可以至巴士櫃檯買車票,
也可以選擇買所有交通工具皆可通用的八達通卡(相當於我們的悠遊卡),
如此一來就不用另外購票,只要卡裡面有coco就可以上車啦!

下一張(熱鍵:c)
香港的公車一律都稱巴士,分成雙層巴士和小型巴士(小巴)兩種,
雙層巴士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雙層巴士不行走的路線則交給小巴。

香港的巴士網絡之完善、密集,是一般城市望塵莫及的,
光是香港島、九龍、新界就共有500多條巴士路線,夠嚇人吧!
雖然巴士路線這麼多條,但是其實當中藏有規則呢!
像是連接到機場的巴士,就一定是以「A」「E」英文字母開頭。

如果在數字後面有英文字母,
例如「86K」,就代表會連接到九廣鐵路;有「M」代表會連接到地鐵。

下一張(熱鍵:c)
雖然很大但標示亦十分清楚的機場巴士總站。

下一張(熱鍵:c)
這就是我們搭乘,準備前往沙田的巴士。
(這是之後的某一天從另一台車上拍的,因為當天忙著上車,沒來得及拍。)

下一張(熱鍵:c)
「A」開頭專門供旅客使用,有一個專門放置行李的空間。
「E」開頭給未攜帶行李或行李少的乘客使用。

下一張(熱鍵:c)
香港巴士車資一律是上車付,所以永遠是前門上車、後門下車。

下一張(熱鍵:c)
想要有最佳視野可以一覽香港街景,就一定要坐上層。

下一張(熱鍵:c)
在香港的巴士都是這種彷彿臺灣遊覽車規格的高級巴士。
而且,或許是因為車次密集,這幾天搭乘,幾乎都沒有遇到滿載乘客的情況。

下一張(熱鍵:c)
巴士站牌在香港島是水藍色的,在九龍則是紅色的。
所以,你應該可以判斷,我這張是在香港島還是九龍拍的吧!

另外,車資計算方式和我們也不大一樣,
臺灣公車通常是將全程分成兩個區段,看乘客搭乘距離是一段還是兩段;
但是香港可能將路線以顏色分成幾個區段,
依不同區段(我猜是以經過地區是市區還是郊區)而有不同車資。

下一張(熱鍵:c)
最後,跟大家分享老弟鏡頭捕捉到的,
巴士車身上的廣告文字所要傳達的意涵,和車門相互輝映,
愈看愈覺有意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882013 的頭像
    s882013

    yawen's 秘密基地

    s88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